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案例评析

“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评论

  发布时间:2015-12-12 17:28:00


    近日,“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已被核准并执行死刑,这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就此尘埃落定。

    在该案中,被告人林森浩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利用所掌握技能隐蔽实施杀害无辜者,对社会正常秩序具有严重破坏性,这是法律绝不允许的。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负有培育、引导良好社会公共道德的责任,对林森浩判处、维持、核准、执行死刑,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不仅正确适用法律,而且勇于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因此,这是一个适当、准确的死刑判决。

    然而媒体的介入是一把双刃剑,介入不当,则可能起到负面影响。纵观“林森浩投毒案”始末,舆论关注随着事件进展或扬或抑,社会的种种复杂情绪也顺势集中释放。新闻报道贵在旗帜鲜明,惩恶扬善,可其中“有所不为”的分寸并不是人人都能妥当拿捏。跳出“就事论事”的框架,媒体对公共悲剧的不当渲染、无的放矢需要警惕。

    这起案件虽然已经画上了句点,但整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值得我们陷入沉思,我们要知道在做好知识上的灌输时,千万别忘记了教会学生们学会什么是尊重生命的理念,只有社会、学校、家庭的三方共同的努力,才不会让第二个“复旦大学投毒案”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网络办    

文章出处:原创    


关闭窗口

您是第 3814301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