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事人刘某手持一面绣着“为百姓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的锦旗,专程来到法院,送给司法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吴生英同志,对她成功调解自己的工伤赔偿纠纷表达感激之情。
基本案情
刘某在一处工地干活,2022年9月10日,因防护措施出现漏洞,导致从三米高的架子上坠落致伤住院,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L1、L2)、腰部损伤的事故。前后共花费住院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费等77821.08元。
赔偿数额差异大,无奈诉至法院
事故发生后,因赔偿问题协商不成,刘某将承包方魏某和负责现场监工的黄某起诉至法院。吴生英调解员看到这是一起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案件,感到应当快调快结,尽可能让劳动者尽早拿到赔偿款,于是当即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纠纷发生的前因后果,积极进行调解。刘某认为自己在工程施工期间意外致伤,属于工伤范畴,理应获得赔偿;黄某表示由于工程未竣工,工程款未结算,公司目前资金周转困难,希望能适当降低赔偿金额。
耐心调解促和解,情法结合化纠纷
调解初期双方都坚持自身诉求,一度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吴生英根据现场情况,决定选择“背靠背”的方式进行。她一方面对刘某谈法律讲道理,表示出现意外伤害大家都很痛心,但是提出赔偿请求应当合法、合理、合情,大家都是经常一起干活的,希望刘某能理解对方的难处,合理调整赔偿金额。另一方面,吴生英从“情”的角度做黄某思想工作:刘某的意外伤害是在工作期间的突发性事件,伤害已成事实,应该积极配合,做出合理经济补偿。
经过吴生英的不懈努力,当事人双方的分歧逐渐缩小,最终顺利签下了和解协议,扣除已支付的18970元,被告方再赔偿刘某36000元,这起因工伤引起的赔偿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