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丨这次执行,双赢! 发布时间:2023-09-13 10:28:37
“没有法院的全力帮助,我们不可能这么快就拿到被拖欠的工资!”
“法院真是温情执法,帮我们协商解决问题。”
一件欠薪案件执结完毕后,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企业都向法院表达了感激之情。这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基本案情】
小章、小李与小五、某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一案,因小五、某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未支付劳务费,引发讨薪纠纷。小章、小李将小五、某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全额支付所欠工程劳务费。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小五、某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承诺支付劳务费用8万余元。法律文书生效后,小五、某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迟迟不履行支付义务,小章、小李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耐心调解促履行
吃下“定薪丸”
“法官,我们都是有家有口的,已经面临窘境了,希望法院能为我们做主,早日讨回血汗钱。”
案件刚刚进入执行程序,小章、小李就急急忙忙致电法院,向执行干警表达诉求,语气中夹杂着焦急与无奈。
一份工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生活保障。为让当事人尽快拿到欠薪,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执行干警决定先行调解。
“我们已经将案款给了小五啊,他说已经支付给小章、小李了!法官我们这边还急着招投标,你们冻结我公司账户没办法投标啊!”调解过程中,某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原来问题出在了小五身上,执行法官终于明白了情况。
小五联系不上,工人急着讨回血汗钱,并且为尽量减少执行工作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执行干警决定从善意执行、柔性执法的理念出发,“法理情”三管齐下。沟通过程中执行干警了解到小五在某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还有另一笔工程款未结算,而该公司履行能力良好。于是执行干警耐心释法说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历经两周的不懈努力,某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表示自己可以将小章、小李的劳务费先行支付,然后再从小五工程款中扣除。至此,这起讨薪的执行案件,终于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这次执行一举两得,某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招投标未受影响、工程款也未损失,工人工资也有交代。一旦企业失信很可能会被列入主体“黑名单”中,限制企业参与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等,无疑会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原阳法院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的前提下,对涉企执行案件灵活实施“分批履行”“放水养鱼”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不断探索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最大公约数。
责任编辑:机关党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