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案件快报 -> 案件快报

悉心调解化纷争,陈年旧账终偿清

  发布时间:2025-02-27 15:29:34


   近日,在原阳县法院师寨人民法庭的调解室里,一段跨越多年的欠款纠葛在特邀调解员鲁玉波的努力下,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基本案情

     时光倒回2003 - 2004年,某村迎来了挖河工程,这是关乎全村农田灌溉、农业发展的大事;同时,购买计划生育资料的任务也迫在眉睫,这是紧跟国家政策、落实基层工作的关键。此时身为村长的李某,望着紧张的村委资金账户,心急如焚。他深知,一旦工作推迟,影响的是全村人的切身利益。于是,他毅然自掏腰包,垫付了各项费用,总计13792.43元,为村里的工作解了燃眉之急,经几位村干部一致同意,以村委会名义向李某出具了两份欠条。此后,李某满心期待着村里经济好转后能归还这笔垫资,可现实却不尽人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干部陆续更替,尽管李某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催一次还账,但欠款始终未能清偿。多年过去,李某的耐心被消磨殆尽,无奈之下,李某起诉至原阳县法院,希望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调解过程

     该案由特邀调解员鲁玉波负责。调解初始,鲁玉波秉持专业与耐心,详细地向双方当事人介绍了调解的工作程序、原则以及各自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试图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调解氛围。      然而,该村民委员会却以时间太久、村干部更替、账目难以处理为由拒绝调解。面对村委的抵触情绪 ,调解陷入了僵局。但鲁玉波并没有气馁,他深知,想要打破僵局必须深入了解双方的痛点与需求。
     鲁玉波先是与李某促膝长谈,倾听他多年来的委屈与无奈。李某激动地倾诉着:“我当年一心为村里,自掏腰包垫钱,没想到如今却要不回这笔钱,我这心里实在是憋屈。”鲁玉波一边安抚李某的情绪,一边暗自思索着调解的突破口。
     随后,鲁玉波多次前往该案,与现任村干部沟通。他从情理和法理两个角度入手,耐心地为村委成员分析:“李某当年的付出是为了村里的发展,他的垫资行为值得敬重。从法律层面来讲,这两份欠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在鲁玉波的不懈努力下,村委成员的态度逐渐软化,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终于,在鲁玉波的多次斡旋下,双方当事人重新坐到了调解桌前,这一次,气氛不再僵持,鲁玉波趁热打铁,提出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解方案。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至此,这场长达二十余年的欠款纠纷,在鲁玉波的努力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事后,鲁玉波对双方进行了回访,李某和村民委员会都对调解结果表示十分满意。李某感慨地说:“多亏了鲁调解员,让我多年的心病终于消除了。”村委成员也表示:“这次调解让我们明白了依法办事的重要性,以后一定会更加重视这类问题。”

责任编辑:宣传组    

文章出处:责任编辑:宣传团队     


关闭窗口

您是第 3813439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