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阳光漫过太平镇法庭的窗柩,窗外交错的梨花开的正酣,风起时,雪白花瓣簌簌略过国徽,恰似时光为两段尘封的姻缘按下的快门键。3月17日,两对年轻人带着褪色的婚约走进了法庭,作为主审法官,我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化解他们的恩怨,使他们能够卸下纠葛的包袱,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第一案:彩礼纠纷背后的情与理
原告席上,小于激动地诉说,自己自去年与小聂订婚后就再没见过她。一年前两人订婚,可随后小聂态度骤变,双方取消婚礼选择分手,彩礼及五金饰品的归属,成了两家矛盾的焦点。调解时,小聂低头不语,只说想要个了断。
我并没有急于宣讲法条,而是先和小于拉开了家常,谈工作、学习和生活,舒缓他的情绪。随后又向小聂父母询问分手原因,了解到双方了解不够,小聂不愿勉强结婚。在长达三小时的交谈里,我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待各方敞开心扉,便趁热打铁讲解法律规定。最终,双方表示各让一步,小聂当场返还了彩礼和全部五金饰品,小于也放弃了其他请求。
第二案,38件物品的体面告别
小于他们走了,小许与小张的告别却显得冗长了些,下午四点到五点的调解,小许要彩礼,小张要个人物品。一个是不给彩礼不给物品,一个是不给物品不给彩礼,眼看着双方僵局到这,我首先进行普法,明确指出彩礼既要返还,物品也要归还,待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又赶往二人的住所现场督促履行。
在交接现场,我和书记员认真清点小张的个人物品:衣物、鞋帽、结婚的被褥、梳妆台……,38件物品一件件的收拾整齐,物品清点完毕后,小张也当场返还了彩礼,最后离开的时候,小张朝着我说了句“谢谢你们....”,我也报以微笑,祝愿他们各自开始新的生活。
从小许家出门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书记员揉着酸痛的脖颈不禁感叹“没想到一天调成的两起案件都当场履行了,真值”,我也笑了,感慨地说“最好的履行,是让所有人都能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