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日不停歇,普法正当时。7月18日,原阳县陡门乡安罗高速桥下纳凉的群众人头攒动,而与往常不同的,是太平镇法庭普法宣传队一行的到来。法庭负责人毛新茹带领助理郝峰、郭鸿淼,在陡门乡人大主席杜新华的引领下,把法律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为炎炎夏日下的人们送来一缕法治微风。
聚焦民生热点,案例解读入人心
此次宣传活动紧扣群众日常生活中高频遇到的法律问题,以民间借贷、婚约财产、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纠纷、赡养纠纷五大类民生热点为重点,通过"案例+法条"的形式展开讲解。讲解中,毛新茹结合辖区内真实案例,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土语,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生活场景。比如在讲到民间借贷时,以如何出具借条为例,详细给大家讲解了借条要素要写全、利息约定要合法、交付方式要注明;在解读婚约财产问题时,结合当地彩礼习俗,分析不同情形下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让群众对相关法律知识有了清晰认识。
互动答疑解惑,贴心服务暖民心
“我家宅基地和邻居家的界限有点模糊,该咋解决?”活动现场,一位村民主动上前咨询,郭鸿淼耐心听完情况后,结合《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建议,并告知其可通过村委会调解或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除了现场解答,干警们还向群众发放了《民法典》解读、防范电信诈骗、远离非法集资等宣传册页100余份,提醒大家提高法律意识和防骗能力。郝峰边说边递上宣传册,指着上面的案例提醒大家“遇到陌生链接别点,不熟的人借钱别信,一定要守好咱的钱袋子。”拿到宣传册的村民纷纷表示“这些宣传册很实用,上面的案例就像发生在咱身边一样,看完心里亮堂多了”。
下沉服务力量,法治精神润乡土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是太平镇法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通过将宣传点设在群众日常聚集的高速桥下,让法律服务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有效打通了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太平镇法庭将继续结合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此类普法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