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最高法报告:感受捍卫人权的力量和温度

  发布时间:2015-03-13 10:37:15


今年两会的法院工作报告,伴随着一件件具体的案例、一项项切实的举措、一个个无声的数字……让人们共同回忆起这一年来,人民法院破除积弊力举改革让群众享受到的诉讼便利、强劲推动司法公开确保审判的公正透明,以及发挥司法职能依法保障民生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成绩。

  在诸多亮点中,最触碰人心、引人共鸣的莫过于法院依法主动纠正冤错案件让民众感受到的捍卫人权的力量和温度。

  一句抵千言——报告中,首席大法官对呼格吉勒图等错案的发生深感自责,并要求各级法院深刻汲取教训,进一步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这句话带给人们内心的强烈震撼,不仅仅来自于对一名法官敢于面对历史、勇于承担责任的肃然起敬,更来自于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坚决依法捍卫人权的决心和努力。

  依法纠正冤错案件——感受匡扶人间正义的力量

  如果说,2014年唤醒了更多社会成员内心对法治的忠贞信仰,并将这种信仰于口口相传、潜移默化间在全社会发酵、膨胀,逐渐抽象成了人们温暖又饱腹的法治精神食粮,那么,这份来之不易精神食粮的酵母,莫过于人民法院坚持公正司法、坚决捍卫人权所作出的努力。这一年,各级法院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对518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260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让无罪的人不受法律的追究;坚持公开审判、举证质证,让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主动纠正冤错案件,还无辜者以清白,给受到伤害的亲人以抚慰……各级法院正在用行动诠释责任、用责任扛起担当、用担当推动法治的进步并释放着正义的力量。

  做好赔偿救助工作——传递司法人文关怀的温度

  国家赔偿是让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的一个救济环节,这个环节畅通与否关系到诉讼群众的切身利益。 2014年,各级法院审结国家赔偿案件2708件,决定赔偿金额1.1亿元,数字的背后,是法院依法作出赔偿、保障人权的切实体现;“精神损害”也能纳入国家赔偿案件的适用原则和条件,见证着法律条文更趋细致科学和人性化的进步;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逐步完善、司法救助的大力开展,尤其是为当事人减免诉讼费1.8亿元,在让困难群众能够打得起官司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司法进步的温度。

  2014年,在全社会共同追求正义的美好愿景下,人民法院能够从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出发、从切实维护人民的权益落脚,无论对逝者还是生者、无论是过去的还是正在发生的,对于错案,能够主动纠错、惩防并举,积极回应着越来越高的法治期盼和人民期待,这其中绽放的力量和温度,也换得了群众对法院公信力不断提升、同法官距离逐渐拉近的点赞,并正以同样熨烫心灵的温度也回应着人民法院在捍卫人权、维护正义的砥砺前行中所作出的艰辛努力。

责任编辑:王冠朝    

文章出处:国际在线    


关闭窗口

您是第 3818321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